2012-06-21 來源:本站 編輯::青晨小編 閱讀次
午時(11.00——13.00)又名:日中 經絡:心經。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統攝臟腑)
神是人之本,心乃臟之君。神由心主導,養神即養心。
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小枕。順時子午覺,養血養精神。
身涼心火弱,補陽是根本??喙吓殴菧?,降火如甘霖。
心煩口又渴,極泉帶福音。心腎不相交,少海除病根。
神經衰弱癥,手腕找神門。煩悶胸脹痛,少府可助君。
動而以練行,靜而以養神。能動亦能靜,可以得長生。
《黃帝內經》上講:大自然的變化,有春、夏、秋、冬四時的交替,有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變化,因此,產生了寒、暑、燥、濕、風的氣候,它影響了自然界的萬物,形成了生、長、化、收藏的規律。人有肝、心、脾、肺、腎五臟,五臟之氣化生五志,產生了喜、怒、悲、憂、恐五種不同的情志活動。喜怒等情志變化,可以傷氣,寒暑外侵,可以傷形。突然大怒,會損傷陰氣,突然大喜,會損傷陽氣。氣逆上行,充滿經脈,則神氣浮越,離去形體了。所以喜怒不加以節制,寒暑不善于調適,生命就不能牢固。陰極可以轉化為陽,陽極可以轉化為陰。所以冬季受了寒氣的傷害,春天就容易發生溫??;春天受了風氣的傷害夏季就容易發生飧泄;夏季受了暑氣的傷害,秋天就容易發生瘧疾;秋季受了濕氣的傷害,冬天就容易發生咳嗽。因此,陰陽四時是萬物的終結,是盛衰存亡的根本,違逆了它,就會產生災害,順從了它,就不會發生重病,這樣便可謂懂得了養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