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收藏本站| 網站地圖 | 注冊會員| 登錄本站 新浪微博
熱門搜索:
首頁 > 養生常識 > 正文
更多

腎虛——快做強腎運動

2012-06-19 來源:本站 編輯::青晨小編 閱讀
一、縮肛——最"經濟實惠"的護腎壯陽運動
  我國傳統醫學中所說的"回春術",就包括縮肛運動。這項運動不需要多長時間,但功效卻很顯著。
  如果堅持做縮肛運動,生完寶寶后不但不會影響性生活的質量,還有助于提高夫妻生活的質量。
  現代人的生活緊張忙碌,很多人因為忙于事業而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參加全身性體育運動,長期不運動,必會給身體健康帶來隱患。這類人可做做縮肛運動。
  縮肛就是有規律地收縮肛門,我國傳統醫學中所說的"回春術",就包括縮肛運動這項內容。這項運動不需要多長時間,但功效卻很顯著,用"經濟實惠"這個詞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
  對男性來說,有規律地收縮肛門,是對前列腺有效、溫柔的按摩,可以促進會陰部的靜脈血回流,使前列腺充血減輕、炎癥消退,對于預防和輔助治療前列腺疾病有很大的幫助。這一方法還可以有效防止肛周靜脈淤血,增強肛門部位抵抗疾病的能力,對中老年人易患的痔瘡、肛裂、脫肛、便秘、慢性結腸炎等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對于女性來說,縮肛運動對提高女性的性功能大有裨益。女性通過這項鍛煉,可以強化恥骨尾骨肌,這是參與性生活的主要肌肉。經常鍛煉這部分肌肉,可以增強女性對性生活的感受,使其更容易獲得性高潮。
  現代有很多女性生孩子都選擇剖腹產,而不愿意自然分娩。怕疼是一個原因,還有一點就是怕自然分娩會造成產道松弛,影響以后的夫妻生活質量。但如果堅持做縮肛運動,生完寶寶后不但不會影響性生活的質量,還有助于提高夫妻生活的質量。
  還有一些中老年人一打噴嚏就會出現漏尿的情形,但縮肛練習一段時間之后,打噴嚏就再也不會出現漏尿了。
  說了半天,縮肛運動到底怎么做呢?很簡單:每天晚上臨睡前以及早晨起床時,躺在床上各縮肛50 次;大小便之后,緊接著縮肛10 多次;重體力活時要注意縮肛;性生活之后縮肛10 次,更有效果。但要注意,縮肛時必須要用力,練完后最好能排尿一次。
縮肛運動不受時間、場地限制,一提一松,算是一次。練習時,站立、蹲位、躺臥均可進行,坐車、行走、勞動時也可以做。所以建議中老年男女每天都練一練。
二、小便時咬緊后槽牙,腎氣就不會外泄
  小便的時候要精神專注,保護腎氣,千萬不要說話,因為說話會瀉腎氣的。同時,小便也不能用力,太用力也容易耗損腎氣。
  如果小便不通暢,多是腎出了問題。
  不知大家注意過沒有,很多人在小便的時候頭部都會打一個激靈、抖一下,這是我們生活中一個常見的現象,那么你想過這是為什么嗎?
  其實同樣是抖一下,但小孩和老人抖的原因是不一樣的,小孩是腎氣不足以用,腎氣、腎精還沒有完全調出來,所以小便時氣一往下走,下邊一用力上邊就有點空,就會激靈一下;而老人是腎氣不足了,氣血虛,所以下邊一使勁上邊也就空了,這是很不一樣的。
  也許有人會問,小便不是歸膀胱管嗎?是的,膀胱經氣是主管存儲津液與防御外邪的,所以,小便通暢就是足太陽膀胱經氣足的表現。而在中醫學里,膀胱是與腎相表里的,也就是說膀胱的問題要從腎上去治,用我們這節的內容來講,如果小便不通暢,就是腎出了問題。
  所以,小便的時候要精神專注,保護腎氣,千萬不要說話,因為說話會瀉腎氣的。同時,小便也不能用力,太用力也容易耗損腎氣。那怎么做才是最利于養護腎臟的呢?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咬住后槽牙,尤其以男人為主,為什么咬牙呢?因為腎主骨,牙齒是腎精的外觀,人體里面最固藏的就是牙齒,它的固攝力是最強的。所以,牙齒好不好與腎有很大的關系。
  咬牙也是有原則的,首先要記住是咬后槽牙,而不是咬前牙,這就是傳統。其次就是要"腎齒兩枚如咬物"。"如咬物"就好像咬住東西,實際上就是保持氣機內收的一個狀態,收斂住自己的腎氣,讓它不外泄。這樣不僅有利于濁氣糟粕的通暢排泄,還起到固護腎臟、防治腎虧、健身延年的作用。
    小便在日常生活中,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但就是這樣微不足道的小事卻蘊藏著養生的大玄機,所以我們要注意生活中的小細節,尤其是人老之后,身體狀況差了,更需要注意,不可大意。
三、養腎、呵護骨關節是老年人養生的重中之重
  腎精可以生化成骨髓,人過了五六十歲,腎氣開始減弱,腎精不足,骨髓就空虛了,周圍的骨質就得不到足夠的養分,骨關節也就退化,疏松了。
  年輕時體重過重者,如未進行減重,到老年時就會增加膝關節炎的發生概率。
  人體的骨骼在生命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黃帝內經》所說:"骨髓堅固,氣血皆從,如是則內外調和,邪不能害,耳目聰明,氣血如故。"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關節開始退化,腿腳變得不利索了。
  為什么人老之后,骨關節會退化?《黃帝內經》中說,五臟之中,腎主藏精,主骨生髓。腎精可以生化成骨髓,而骨髓是濡養我們骨骼重要的物質基礎,人過了五六十歲,腎氣開始減弱,腎精不足,骨頭中的骨髓就相對減弱,進入一種空虛的狀態,骨髓空虛了,周圍的骨質就得不到足夠的養分,骨關節也就退化,疏松了。
所以老年人要防止骨關節過早老化,就要從兩點著手:
一是"內養",即養腎。平時多喝點骨頭湯,最好是牛骨湯。熬湯時,要把骨頭砸碎,然后加水文火熬煮。另外還可以多吃一些堅果,像核桃仁、花生仁、腰果,這些果子都是果實,是植物為了延續它的后代,把所有精華都集中到那兒了,有很強的補腎作用。"腎主骨生髓,腦為髓之海",腎精充盈,骨髓、腦子就得到補充了。
  二是"外養",注意呵護骨關節。具體的做法是:第一,控制體重。有研究指出,年輕時體重過重者,如未進行減重,到老年時就會增加膝關節炎的發生概率。體重過重者,每減重 千克,可延緩發生退行性關節炎10 年。所以老年人要注意控制體重,不能過胖。第二,多曬太陽。陽光可增加人體對鈣質的吸收,如果每天抽出20~30 分鐘的時間曬曬太陽,能有效防止骨質流失,延緩關節老化。第三,少提重物,少蹲少跪。
     老年人不要經常提重東西,不要常抱或背負小孩,也不要坐太矮的凳子。平時打掃衛生時,避免蹲跪得過久。
四、天天熱水泡腳,就是最好的養腎方式
  經常泡腳就可刺激腳部的太沖、隱白、太溪、涌泉以及踝關節以下各穴位,從而起到滋補元氣、調理臟腑、疏通經絡,促進新陳代謝以及延緩衰老的功效,可以防治各臟腑功能紊亂、消化不良、便秘、脫發落發、耳鳴耳聾、頭昏眼花、牙齒松動、失眠、關節麻木等證。
  有位朋友的母親已是90 歲高壽,依然雙目明亮、思維清晰。一生風風雨雨,歷盡艱難辛勞。但何以年邁卻體???據朋友介紹,他母親除了自己心態平和、均衡飲食外, 30 余年堅持不懈泡腳,是個重要原因。
  我還聽過一個故事,一位老人活到一百多歲,臨終寫了一個長壽秘方交給兒子。一位孝子用一萬美元向老人的兒子購買此秘方,拿回家打開一看只有一句話:"頭冷腳暖。"他兒子解釋說:"老人冬天從不戴帽,一年四季天天用熱水泡腳。"
  為什么泡腳有如此之神效呢?中國有個說法叫"熱水泡腳,賽吃人參"。我國傳統中醫也早有"一年四季沐足:春天洗腳,開陽固脫;夏天洗腳,暑理可祛;秋天洗腳,肺潤腸蠕;冬天洗腳,丹田濕灼"的記載。
  從中醫的觀點來看,人五臟六腑的功能在腳在腳上都有相應的穴位。腳不僅是足三陰經的起始點,還是足三陽經的終止處,這條經脈之根分別在腳上的6個穴位中。僅腳踝以下就有33個穴位,雙腳穴位達66個,它們分別對應著人體的五臟六腑,占全身穴位的10%。經常泡腳就可刺激腳部的太沖、隱白、太溪、涌泉以及踝關節以下各穴位,從而起到滋補元氣、壯腰強筋、調理臟腑、疏通經絡,促進新陳代謝以及延緩衰老的功效,可以防治各臟腑功能紊亂、消化不良、便秘、脫發落發、耳鳴耳聾、頭昏眼花、牙齒松動、失眠、關節麻木等證。不說包治百病也差不多了。
     熱水泡腳也要有講究,最佳方法是:先取適量水于腳盆中,水溫因人而異,以腳感溫熱為準;水深開始以剛覆腳面為宜,先將雙腳在盆水中浸泡5~10 分鐘,然后用手或毛巾反復搓揉足背、足心、足趾。為強化效果,可有意識地搓揉中部一些穴位,如位于足心的涌泉穴等;必要時,還可用手或毛巾上下反復搓揉小腿,直到腿上皮膚發紅發熱為止;為維持水溫,需邊搓洗邊加熱水,最后水可加到足踝以上;洗完后,用干毛巾反復搓揉干凈。實踐表明,晚上臨睡前泡腳的養生效果最佳,每次以20~ 30 分鐘為宜,泡腳完畢最好在半小時內上床睡覺,這樣才有利于陽氣的生發,也不會太多地透支健康。
  所以說,很多養生的方式其實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很簡單,也很方便,重要在于你是否有心,是否能夠持之以恒。養生不是朝夕之間的事情,只有堅持一段時間以后,才能看到效果。
    冬天氣溫達到最低,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所以冬天養陽要注意防寒。在起居方面,人應該像冬眠的動物那樣,盡量減少能量的消耗,比如要減少洗澡的次數、減小運動量、早睡晚起、注意保暖、多吃些味道厚有滋補功效的食物。
  總之,順應自然,依四季氣候變化而調整起居規律,養好人體的陽氣,健康就不會受到威脅。
五、冬季補腎,讓女性永遠告別手腳冰涼
  腎虛的人可能心跳減慢、血壓下降,基礎體溫較低,所以腎虛的女性常常會怕冷。
  冬天手腳冰涼、過度怕冷的人,病因就是身體當中的陽氣不足。
  腎虛的人可能心跳減慢、血壓下降,基礎體溫較低,所以腎虛的女性常常會怕冷。尤其是冬天,雖然穿的衣服總是比別人多,但還是感到冷,一受涼就拉肚子。整個冬天都縮手縮腳,而且感冒不斷,舊病也易復發和加重。
  這是因為,人體的腎陰、腎陽不是一成不變的,那些冬天手腳冰涼、過度怕冷的人,病因就是身體當中的陽氣不足。中醫認為,造成腎陽不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脾虛。為什么這么說呢?你想啊,脾是后天之本,脾消化飲食,把飲食的精華運輸全身。而一旦人的脾氣虛弱了,那么脾消化食物的功能必定會降低,相應的我們體內就沒有足夠的食物來化生血氣以滋養五臟六腑,手和腳都處于身體的末端,自然"待遇"最差,血流不暢、血運不足、失其溫運,表現出來就是手腳冰涼了。
  因此,要改善脾、胃功能,首先要補足腎陽。腎陽不足,人體就像沒有汽油的汽車一樣跑不起來。腎的陰陽是會變化的,不能根據病人的一種癥狀斷言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所以在治療和調節中很容易出現把腎陽虛當腎陰虛來治療,或是把腎陰虛當成腎陽虛來治療的情況,結果適得其反。
  在飲食上,要注意選擇羊肉、狗肉、牛肉、韭菜、辣椒、蔥、姜、龍眼等溫補腎陽的食物,這些東西都是處于陽虛狀態的腎的最愛。
  另外,泡腳也是很好的防寒法。腳離心臟最遠,足部脂肪薄,保溫能力差,腳掌與上呼吸道黏膜有密切關系。腎虛者一旦腳著涼,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內毛細血管收縮,導致感冒、腰腿疼等。晚上睡覺前用熱水燙燙腳,能有效地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解除全身疲勞,還能起到御寒的作用


熱門標簽:腎虛(2)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收藏 推薦 打印 | 作者:青晨健康專家 | 閱讀:
姓名:
評價:
驗證碼: 點擊我更換圖片
最新評論

網站簡介- 廣告服務- 網站地圖- 版權申明- 聯系我們- 友情鏈接- 申請加入- 用戶投稿

嚴禁抄襲 違者必究 轉載請注明出處 Copyright? 2012-2013 www.dede5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色多多黄版污污18禁